編者按:
書海浩瀚,墨香彌漫;中南之地,智慧云集。在“書香中南”讀書分享會的神圣殿堂里,思想的火花閃耀綻放,知識的清泉潺潺流淌。每一次分享,都是一次心靈的啟迪;每一次交流,都是對知識的禮贊。在這個充滿活力與激情的舞臺上,我們共同見證了一個個美妙的瞬間。本期讓我們跟隨第二讀書小組,一同走進這場充滿智慧與啟迪的分享盛宴,放飛思想的翅膀,領略那別樣的精彩。
大家好!我是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江山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公司的員工封雨彤。今天,我與大家分享的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先生所著的《了凡四訓》,這是一部改變無數(shù)人命運認知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袁了凡先生,初號學海,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。本欲從醫(yī)的他,在慈云寺偶遇孔先生,孔先生為其算命,預言他的考試經(jīng)歷、名次,甚至告知他五十三歲壽終且無子。令人驚訝的是,這些推算竟逐一成真。從此袁學海心如止水,認定命運早已注定,一切不可強求,陷入了深深的沮喪與絕望。然而,命運的轉折在他拜謁云谷禪師時悄然來臨。禪師聽聞他的遭遇,笑而贈言“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”。這短短八字,開啟了袁學海的新生,他從此“從前種種,譬如昨日死;以后種種,譬如今日生”,改名“了凡”,踏上修行之路,改過、行善、謙遜,最終不僅中進士、得子嗣,還活到七十四歲壽終正寢,成功改寫了命運。
《了凡四訓》最初激起我的閱讀興趣,源于偶然看到的諸多評價。晚清名臣曾國藩深受其影響,改號“滌生”,還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智慧之書。眾多讀者稱其為安身立命、改命、大善之書。懷著強烈的好奇,我迫不及待地購書閱讀,到手后卻發(fā)現(xiàn)薄薄的小冊子里全是晦澀的文言文,好在有白話文解讀和其他讀者的感悟輔助,讓我得以深入其中,也引發(fā)了我對命運的深深思索。
首先,是命由己造,還是命由天定?人究竟該不該信命?
當袁了凡向云谷禪師傾訴被算定的命運時,禪師告訴他,一切皆由心掌控。此“心”,乃人的心境、念頭與潛意識。這與王陽明的“心外無物”以及認知心理學中的投射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。這絕非狹隘的唯心主義,而是了凡先生改命的理論基石。從袁了凡先生的傳奇經(jīng)歷中,我得出這樣的結論:命運,實則潛藏于我們自身,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。云谷禪師所言“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”,于身處人生低谷之人,無疑是一劑強心針。客觀條件或許難以改變,但主觀意志卻有著無限可能。生命中的種種,皆為內在心性的體現(xiàn)。正如相由心生,境隨心轉,我們的“心”才是關鍵所在。
曾經(jīng)的我,與最初陷入宿命論的了凡先生截然不同,堅信自身無限的主觀能動性,對命運之說不屑一顧。但如今想來,“認命”并非消極躺平,而是坦然接受自身的局限,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。以坦然的心態(tài)面對人生的起伏,得之淡然,失之坦然。當然,在清醒認識自身局限的同時,更要充分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,時刻保持覺察,于日常點滴中磨練心性,以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面對生活,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最精彩的自我。
其次,袁了凡先生緣何能夠成功改寫原本的命運劇本?
雖說云谷禪師的點化激活了了凡先生的改命之心,但真正改寫命運的關鍵,還在于他自身的不懈修煉。35歲時他改號“了凡”,決心告別過去,掙脫命運的枷鎖。此后的漫長歲月,他始終秉持“立命,改過,積善,謙德”,勇于直面自身問題并堅決改過,其意志之堅遠超常人?,F(xiàn)實生活中,當我們遭遇困境時,常盼貴人相助或祈求好運降臨,而了凡先生卻告誡我們要向內探尋,改變自己的心念和行為。他在書中詳述的“與人為善、愛敬存心、成人之美、勸人為善、救人危急”等積善之方以及“從事上改,從心上改和從理上改”等改過之法,看似是方法的傳授,實則蘊含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:一切外在失常行為,皆源自內心暗流。若不能深挖潛藏動機,便難以實現(xiàn)真正改變,這與現(xiàn)代心理學的療愈理念殊途同歸。
通觀全書,字字珠璣,暗藏玄機。了凡先生的奇妙人生啟示我們:遭遇挫折應積極思變,修身修心,謙遜改過,善念善行,方能演繹出理想的命運劇本。
讀完《了凡四訓》,我仿佛經(jīng)歷了一場靈魂的洗禮。它讓我深知,命運并非遙不可及的幻影,而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畫筆。只要我們有勇氣正視自我,有決心改變自我,有毅力堅持修行,就能描繪出色彩斑斕的人生畫卷。讓我們堅定信念,闊步向前,在“書香中南”的浸潤下,不斷汲取知識的養(yǎng)分,勇敢追尋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,書寫更加絢麗多彩的奮進華章?。ㄎ?封雨彤、曾靈芝)